以后欧冠可能将要变成 “中国欧洲超级杯” 。
啥,小编又瞎说了?

1
2015年12月1日,华人文化联手中信出资4亿美元收购曼城俱乐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
2
2015年11月,互动娱乐收购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50%的股权并增资。
3
2015年7月,中国德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莱德斯公司和法国标致集团签署协议,全资收购法国足坛的老牌劲旅索肖俱乐部,100%控股。
4
2015年1月,中国合力万盛完成了对荷甲球队海牙的收购,合力万盛成为了这支荷甲老牌球会的最大股东。
5
2015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出资4500万欧元购得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并进入董事会。
6
2014年7月,名为PingJ的上海投资公司在意大利帕维亚市收购了有100多年历史的帕维亚足球俱乐部。
得得得,你可能会说,除了曼城和马竞,别的都是些啥俱乐部呀?
但接下来……
2016年6月6日,苏宁在南京召开并购国际米兰新闻通报会,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
2.7亿欧,在南京一块像样的地都拿不到。
2.7亿欧,才5个特谢拉的转会费,直接买个球队多划算!!
好了,说点正经的,此番苏宁收购国米的动作来得真的有点迅猛……
传闻最早始于今年4月初,当时《米兰体育报》透露国米拟将俱乐部20%的股份出售给中国企业苏宁,那时候的收购看起来多少有些心血来潮的意味。
据消息灵通人士吐露,原本苏宁方面远赴意大利并非为了收购国米,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与意大利一家体育经纪与版权公司MP&Silva洽谈合作业务,谈判过程中,苏宁方面表达了想与欧洲俱乐部进行合作的想法。
作为MP&Silva的高层,当时Andrea Radrizzani给苏宁提出了一个更具雄心的建议:收购一家意大利俱乐部,最好是以控股的形式进入。这样苏宁的体育战略与布局将得到质的提升。
随后,在Andrea Radrizzani的牵线下,苏宁与国际米兰正式碰面,不曾想仅仅三、四个月时间,苏宁就把一个大胆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据报道,国米目前身背约3亿欧元债务,但拥有米兰郊外2.43平方公里训练基地的永久产权,国米球员身价在转会市场上也超过3.5亿欧元,如果这些资产均在此次交易范围,将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是的,曾经三夺“大耳朵杯”的蓝黑军团,已经连续5年未能跻身欧洲冠军联赛了。罗纳尔多、巴乔、雷科巴、萨内蒂、伊布、埃托奥……想起这些叱咤风云的巨星,国米的铁杆拥趸一定会黯然神伤,此番迎来了大金主,这个夏天张老板是时候添些米油了~
意大利足球联赛在欧洲五大联赛中相对保守,且联赛制度设计不如英超等联赛开放,此前,因国内整体经济不景气,足球领域资本投入下降,曾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大利足球联赛风光不再,不过,其品牌影响力及球迷基础仍在。
近年意大利足球联赛也在加快改革步伐,这也让中国资本觅到布局良机。
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米兰俱乐部将会对苏宁品牌输出、国际化提供助力,同时,对于已经在国内足球领域拥有布局的苏宁来说,此次布局国际米兰对其整个足球产业布局也是有益的。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苏宁已在国内足球领域投入包括5.23亿元接手舜天及1亿欧元球员转会费共近80亿元的投入,如今又出手国际米兰,资金可能面对巨大压力。
同时,在体育产业这个短期难见经济效益,国际米兰在本国联赛又亟需投入时,初入体育产业的苏宁面对各方压力。有统计显示显示,从2000年至今,欧洲五大联赛知名俱乐部中只有曼联、尤文图斯、拜仁慕尼黑等极少数顶级俱乐部,曾向股东发放过净利润的分红。投资足球俱乐部并寄希望于靠盈利分红赚钱,目前看来不太现实。
你可以慨叹中国资本当下的不差钱,但也无法忽略苏宁在体育产业中占据制高点的决心与渴望。
当然,这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是有绝对的好处的。
在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下,足校可持续性发展有一定保障,年轻球员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接受顶级俱乐部的培养。
中国企业与海外俱乐部牵手后,还可以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足球训练技术和人才培养经验,也能减少闭门造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势发力打造品牌,抢占国内体育产业的大蛋糕。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已经推出了校园足球等一系列推动足球人才培养的规划,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介入机会。更何况,苏宁的合作对象是已有百年历史,而且是中国最早一批今入中国的意甲球队国米呢!
不过,苏宁这次入手,也很难说是馅饼还是陷阱。
对国外赛事IP的穷追不舍一定程度上其实代表了国内赛事IP的无人问津。放眼国内,除了中超、CBA和中网具有较高商业价值外,其他南宫官方网站受市场认可的体育赛事寥寥无几。
买一个现成的国际赛事IP固然省事,或许这在刚开始是个捷径。但随着资本的大举进攻,竞争者越来越多,收购成本会越来越高。中国买家“买、买、买”,造成世界赛事版权价格一路飙升。
当竞争性投资趋于不理性,标的价格远远偏离实际价值,这样的收购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目前尚难定论。
从投资的角度看,在海外资产相对便宜时去收购一些优质标的,无可厚非。况且,国外赛事资源在国内落地以后,国外先进的人才及管理经验也会随之引进,这对国内体育产业也有裨益。但从长远看,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无疑更能让中国体育产业受益。
另外除了体育赛事,还有许多有潜力的体育产业资源亟待开发。比如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保险、体育经纪等。目前国内体育经纪人人才数量稀少,体育经纪行业运营模式不清晰,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在大手笔布局海外战场之后,中国资本能不忘初心,也将国内的赛事IP投资开发出来,小编相信,未来中超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巴萨、越来越多的国米的!
返回金陵热线首页
(责任编辑:JL11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条评论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